杠杆融资资金 对话SpaceX投资人张璐:AI光有场景不够,还要愿意付费
发布日期:2024-11-22 23:51 点击次数:89“首先我认为对手今天的发挥非常棒,展现出了TOP50球员的水准,我一直在耐心等待自己的机会,在对手拿到赛点的时候依旧没有放弃,最终我很高兴赢下了这场比赛。”奥佩尔卡在赛后说道,“今天我看到有很多观众来看比赛,氛围非常棒,我知道现在包括张之臻在内的中国球员都表现很好杠杆融资资金,我可以预见今后中国网球会迎来更好的发展。”
“中国在AI方面有丰富的应用场景,但光有场景还不够,它还需要客户愿意为此买单,否则初创企业很难活下去。”
“硅谷大部分企业家、投资人还是有点理想主义在的,这种理想主义不是脱离现实的,而是很关注现实中的产业问题,并用创新技术来解决。他们解决的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问题,自然也会带来非常巨大的财务回报。”
近日,南方+记者对话硅谷知名科技投资人、Fusion Fund创始管理合伙人张璐。她管理着近4亿美元资本,投资了超过90多家北美的科技创新企业。在此次对话中,张璐谈及她的投资思考,以及美国投资环境对国内的启示。
关注医疗、AI基础设施和工业自动化
南方+:您最近在研究什么项目或者在看什么项目?
张璐:主要看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,以及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工业自动化,这是主要关注的三个大方向。
南方+:人工智能在医疗这个领域,现在已经进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?
张璐: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其实不只是现在才火热起来,早在2016、2017年,我们就开始投人工智能+医疗的应用,现在进入到多点开花的阶段。
人工智能给医疗带来的最大机会,就是可以探索个性化医疗服务,从数字化诊断到数字化治疗,再到数字化生物学,这些数字化平台其实都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,而人工智能通过这种数字化的分析,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。
比如,无论是针对癌症、心脑血管疾病或脑部疾病,都是非常明确的未来医疗发展方向。同时,医疗领域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。美国医疗健康行业占GDP比重接近20%。
医疗领域又有海量的高质量数据,人工智能大有用武之地,可以建立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,因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。
南方+:新冠疫情对人工智能+医疗影响大吗?
张璐:疫情加速了美国医疗审批的效率,同时也推进了医疗健康产业的数字化。比如说保险行业,一个躺着赚钱的行业,以前大家觉得也不用做什么改变。但疫情期间无法见面了,就必须要用线上电话会议、远程签字等简单的数字化工具应用。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把产业数据收集起来,为人工智能提供高质量的“养分”。
南方+:美国比较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,AI+医疗会面临怎样的挑战?
张璐:这也是为什么我刚才提到,我们的第二个投资方向是AI基础设施,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数据隐私和安全。我们在美国会投数据隐私、数据加密,还有网络安全的公司,它们赚钱能力都很好,因为这是客户的刚需,所有的大公司在应用人工智能之前,首先要保证有数据隐私的解决方案。除了英伟达这类公司股票涨得很厉害,Palo Alto Networks这些做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公司上涨速度也很快。
探索完应用场景之后,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大规模铺开,这时候人工智能成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,就需要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层面上探索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,进而降低成本。
比如说,人工智能大模型,算力成本非常高、耗电量也很大;又如无人驾驶那么火,但如果你所有的计算都要在云端进行,再返还到车上,中间太高延迟是不能被接受的,所以边缘计算也很重要。
南方+ :美国也提出制造业回流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。你们投资多吗?
张璐:我们关注的第三个领域就是工业自动化。美国经历疫情后,很多传统制造行业,还有物流供应链行业,实现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,很多工厂变成了无人工厂,加入了自动化设施,甚至不需要有人工在。
自动化就代表着生产线上有海量的传感器,汇集了丰富的数据,可以用人工智能进行各种各样的应用整合。所以现在在制造行业,例如化工、物流、供应链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推进速度也非常快。我们在这个领域投资的公司,多是在2019年前后成立,到现在几乎每年都是三四倍的收入增长,而且期间都没有融资,他们不需要融资,收入增长速度就很快。
市场愿意为技术创新买单
南方+:之前有观点认为,中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,所以被认为在数字经济领域有先发优势。现在美国也在补短板。
张璐:其实,应用场景是一方面,做To B的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,客户愿意为技术买单,这点非常重要。
美国市场一大特点,在于他们是愿意为技术创新买单的,也愿意采用第三方的技术产品。从订单量来说,即便供应商团队只有五六个人,企业也能给几百万美元的订单,这是非常常见的。美国有一个更加成熟和更顺畅的销售商业模式。
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应用场景,但光有场景也不够,它还需要人愿意为此买单,给技术产品付款才可以;光有应用场景,最后发现不愿意付钱,初创企业还是很难做销售。
南方+:前段时间,媒体人秦朔在访问硅谷时注意到,美国在关系到人类命运的若干前沿科技领域的优势依然明显。相比之下,国内企业会比较关注眼前,比如市场份额等等。
张璐:我们投资医疗领域已经快10年了。在硅谷我很相信的一句话就是,改变世界的同时创造财富,但最重要的是改变世界。
我确实感觉到硅谷大部分企业家、投资人还是有点理想主义在的,这个理想主义并不是脱离现实的,而是很关注现实问题,并用创新技术来解决。他们解决的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问题,自然也会带来非常巨大的财务回报,也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。
硅谷也不是只关心未来世界发展方向,或者说人类命运共同体,它其实是一个结合有理想主义的部分,但也有非常明确的、现实的商业考量。
“改变世界的同时要创造财富,但最重要的是改变世界”,因为你还是要有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和大的市场,才有机会把一个大的企业给做起来。医疗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域,有好的应用方向和技术创新,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务回报。
南方+:比如说硅谷的这种营商环境,对我们有怎么样的启发,能够持续创激发创新?
张璐:硅谷最核心的还是生态,生态的核心是人。当地百分之四五十的居民都是第一代移民,天然吸引了优秀人才,而且是多样化背景的优秀人才;无论是科技发展的趋势,还是发展速度硅谷应该都是全世界最快,每周都有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出来,这是硅谷创新的基础。
此外,文化也很重要,并不是说你有钱,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,更多是看你的产品、你的公司,是不是对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,这才是你的影响力。
生态不只是有创业者,还要有非常好的科研机构,比如以斯坦福、NASA为代表的科研机构,不停输出非常优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机会,硅谷有非常成熟的商业体系,初创企业做的产品,有人去采购,愿意付费也很重要。
南方+ :一些投资人为了风险最小化,会和创业团队“对赌”,上市不成变贷款了。
张璐:我们没见过什么“对赌”,过去这10来年,真没见过什么对赌,也没有见过创业团队要负连带责任。硅谷的法治环境比较健全,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,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信任值也高一点,不需要非常夸张的条款。
很多公司其实做起来之后,它的退出也不一定是上市,80%以上的公司是收并购退出。而收并购时候,如果你的技术、产品门槛比较高,IP保护做得比较好,也可以通过收购获得非常好的退出回报。
南方+记者 郜小平